在网页开发中,img标签是一个经常使用的元素,它可以用来向网页中插入图片、图标等等,而其中的src属性则是指定了这个图片的来源。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动态地改变图片的来源,这时我们就需要使用JavaScript来操作img标签的src属性了。
举个例子,比如我们要做一个图片幻灯片,就需要用JavaScript来实现每张图片的切换。首先我们需要在HTML中创建一个img标签,指定其中的src属性为第一张图片的链接地址:
<img id="slideshow" src="img1.jpg" />
其中的id属性是为了方便后面的JavaScript代码获取这个img元素。接下来,我们可以定义一个数组来存储所有需要展示的图片链接地址:

var images = ["img1.jpg","img2.jpg","img3.jpg"];
接着,我们定义一个变量curIndex来表示当前正在展示的图片是数组中的第几个元素,初始值为0:
var curIndex = 0;
在JavaScript中,我们可以通过document对象及其方法来获取HTML中的元素。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getElementById方法获取到之前创建的img元素,并将其src属性设置为当前正要展示的图片链接地址:
document.getElementById('slideshow').src = images[curIndex];
然后,我们可以通过setInterval方法来实现每隔一段时间就切换到下一张图片的效果:
setInterval(function() {
curIndex++;
if (curIndex == images.length) {
curIndex = 0;
}
document.getElementById('slideshow').src = images[curIndex];
},3000);
这里我们使用了匿名函数来作为setInterval的第一个参数,它的作用是每隔3秒钟就执行一次其中的代码块。其中,变量curIndex会逐渐增加,当它达到了图片链接数组的长度时,就会回到起点,从第一张图片开始展示。
当然,在实际开发中,我们可能需要许多其他的技巧来实现更加复杂的效果,但是img的src属性和JavaScript的配合使用是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希望本文能对初学者们起到一些启发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