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P、OOP与OOD

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AOP)是近来较为热门的一个话题。AOP,国内
大致译作“面向方面编程”。
“面向方面编程”,这样的名字并不是非常容易理解,且容易产生一些误导。笔者不止
一次听到类似“OOP/OOD11即将落伍,AOP是新一代软件开发方式”这样的发言。显然,
发言者并没有理解AOP的含义。
Aspect,没错,的确是“方面”的意思。不过,华语传统语义中的“方面”,大多数情
况下指的是一件事情的不同维度、或者说不同角度上的特性,比如我们常说:“这件事情要
从几个方面来看待”,往往意思是: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同一个事物。这里的“方面”,
指的是事务的外在特性在不同观察角度下的体现。
而在AOP中,Aspect的含义,可能更多的理解为“切面”比较合适。所以笔者更倾向
于“面向切面编程”的译法。
另外需要提及的是,AOP、OOP在字面上虽然非常类似,但却是面向不同领域的两种
设计思想。OOP(面向对象编程)针对业务处理过程的实体及其属性和行为进行抽象封装,
以获得更加清晰高效的逻辑单元划分。
而AOP则是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切面进行提取,它所面对的是处理过程中的某个步
骤或阶段,以获得逻辑过程中各部分之间低耦合性的隔离效果。这两种设计思想在目标上有
着本质的差异。
上面的陈述可能过于理论化,举个简单的例子,对于“雇员”这样一个业务实体进行封
装,自然是OOP/OOD的任务,我们可以为其建立一个“Employee”类,并将“雇员”相
关的属性和行为封装其中。而用AOP设计思想对“雇员”进行封装将无从谈起。
同样,对于“权限检查”这一动作片断进行划分,则是AOP的目标领域。而通过OOD/OOP
一个动作进行封装,则有点不伦不类。
换而言之,OOD/OOP面向名词领域,AOP面向动词领域。
AOP和OOD/OOP并不冲突,我们完全可以在一个应用系统中同时应用OOD/OOP和
AOP设计思想,通过OOD/OOP对系统中的业务对象进行建模,同时通过AOP对实体处理
过程中的阶段进行隔离处理。即使不是OOD/OOP,而是在传统的POP(面向过程编程)中,
AOP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
将不同阶段领域加以分隔,这是否就算是AOP呢?
AOP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特点:源码组成无关性。

倘若应用中通过某个具体的业务逻辑类实现了独立的权限检查,而请求调度方法通过预编码调用这个权限模块实现权限管理。那么这也不算是AOP。对于AOP组件而言,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源码组成无关性,所谓源码组成无关性,体现在具体设计中就是AOP组件必须与应用代码无关,简单来讲,就是应用代码可以脱离AOP组件独立编译。为了实现源码组成无关性,AOP往往通过预编译方式(如AspectJ)和运行期动态代理模式(如Spring AOP 和JBoss AOP)实现。稍后章节中我们会就Spring Framework中的AOP实现机制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下面先来看AOP中几个比较重要的概念:1. 切面(Aspect)切面,对象操作过程中的截面。这可能是AOP中最关键的一个术语。我们首先来看一个应用开发中常见的切面:用户权限检查。大概只要是完整的应用,都少不了用户权限检查这个模块,不同身份的用户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均由这个模块加以判定。而这个模块调用的位置通常也比较固定:用户发起请求之后,执行业务逻辑之前。针对权限检查这一模块进行分离,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切面:切面意义何在?首先根据上例,假设我们实现了一个通用的权限检查模块,那么就可以在这层切面上进行统一的集中式权限管理。而业务逻辑组件则无需关心权限方面的问题。也就是说,通过切面,我们可以将系统中各个不同层次上的问题隔离开来,实现统一集约式处理。各切面只需集中于自己领域内的逻辑实现。这一方面使得开发逻辑更加清晰,专业化分工更加易于进行;另一方面,由于切面的隔离,降低了耦合性,我们就可以在不同的应用中将各个切面组合使用,从而使得代码可重用性大大增强。

相关文章

迭代器模式(Iterator)迭代器模式(Iterator)[Cursor]意图...
高性能IO模型浅析服务器端编程经常需要构造高性能的IO模型,...
策略模式(Strategy)策略模式(Strategy)[Policy]意图:定...
访问者模式(Visitor)访问者模式(Visitor)意图:表示一个...
命令模式(Command)命令模式(Command)[Action/Transactio...
生成器模式(Builder)生成器模式(Builder)意图:将一个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