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氏替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ion Principle,LSP

1. Liskov于1987年提出了一个关于继承的原则“Inheritance should ensure that any property proved about supertype objects also holds for subtype objects.”——“继承必须确保超类所拥有的性质在子类中仍然成立。”也就是说,一个子类的实例应该能够替换任何其超类的实例时,它们之间才具有is-A关系

该原则称为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里氏替换原则。“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2. 我们来研究一下LSP的实质。学习OO的时候,我们知道,一个对象是一组状态和一系列行为的组合体。状态是对象的内在特性,行为是对象的外在特性。LSP所表述的就是在同一个继承体系中的对象应该有共同的行为特征。

1988年,B. Meyer提出了Design by Contract(契约式设计)理论。DbC从形式化方法中借鉴了一套确保对象行为和自身状态的方法,其基本概念很简单:

  1. 每个方法调用之前,该方法应该校验传入参数的正确性,只有正确才能执行该方法,否则认为调用方违反契约,不予执行。这称为前置条件(Pre-condition)。
  2. 一旦通过前置条件的校验,方法必须执行,并且必须确保执行结果符合契约,这称之为后置条件(Post-condition)。
  3. 对象本身有一套对自身状态进行校验的检查条件,以确保该对象的本质不发生改变,这称之为不变式(Invariant)。

以上是单个对象的约束条件。为了满足LSP,当存在继承关系时,子类中方法的前置条件必须与超类中被覆盖的方法的前置条件相同或者更宽松;而子类中方法的后置条件必须与超类中被覆盖的方法的后置条件相同或者更为严格。

相关文章

迭代器模式(Iterator)迭代器模式(Iterator)[Cursor]意图...
高性能IO模型浅析服务器端编程经常需要构造高性能的IO模型,...
策略模式(Strategy)策略模式(Strategy)[Policy]意图:定...
访问者模式(Visitor)访问者模式(Visitor)意图:表示一个...
命令模式(Command)命令模式(Command)[Action/Transactio...
生成器模式(Builder)生成器模式(Builder)意图:将一个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