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MAScript 6(简称ES6)是于2015年6月正式发布的JavaScript语言的标准,正式名为ECMAScript 2015(ES2015)。它的目标是使得JavaScript语鯠臫頭言可以用筿来编写复杂的大型应用程序,成为企业级开发语言。

另外,一些情况下ES6也泛指ES2015及之后的新增特性,虽然之后的版本应当称为ES7、ES8等。

ES6发展

2000年,ECMAScript 4.0开始酝酿。这个版本最后没有通过,但是它的大部分内容被ECMAScript6继承了。因此,ECMAScript6制定的起点其实是2000年。

2007年10月,ECMAScript 4.0草案发布,本来预计2008年8月发布正式版本。但是,各方对于是否通过这个标准,发生了严重分歧。以Yahoo、Microsoft、Google为首的大公司,反对JavaScript的大幅升级,主张小幅改动;以JavaScript创造者Brendan Eich为首的Mozilla公司,则坚持当前的草案。

2008年7月,由于对于下一个版本应该包括哪些功能,各方分歧太大,争论过于激烈,ECMA开会决定,中止ECMAScript 4.0的开发,将其中涉及现有功能改善的一小部分,发布为ECMAScript 3.1,而将其他激进的设想扩大范围,放入以后的版本,由于会议的气氛,该版本的项目代号起名为Harmony(和谐)。会后不久,ECMAScript 3.1就改名为ECMAScript 5。

2009年12月,ECMAScript 5.0正式发布。Harmony项目则一分为二,一些较为可行的设想定名为 JavaScript.next继续开发,后来演变成ECMAScript 6;一些不是很成熟的设想,则被视为JavaScript.next.next,在更远的将来再考虑推出。

2011年,ECMAScript 5.1发布后开始6.0版的制定。

2013年3月,ECMAScript 6草案冻结,不再添加新功能。新的功能设想将被放到ECMAScript 7。

2013年12月,ECMAScript 6草案发布。然后是12个月的讨论期,听取各方反馈。由于这个版本引入的语法功能太多,而且制定过程当中,还有很多组织和个人不断提交新功能。标准委员会最终决定,标准在每年的6月份正式发布一次,作为当年的正式版本。接下来的时间,就在这个版本的基础上做改动,直到下一年的6月份,草案就自然变成了新一年的版本。

2015年6月,ECMAScript 6(ES6)正式通过,成为国际标准,正式名称是“ECMAScript 2015”(简称ES2015)。

2016年6月,小幅修订的“ECMAScript 2016”(简称ES2016或ES7)标准发布,相当于ES6.1版,因为两者的差异非常小(只新增了数组实例的includes方法和指数运算符),基本上是同一个标准。

ES6新增功能

声明命令

1. let命令

ES6新增了let命令,用来声明变量。它的用法类似于var,但是所声明的变量,只在let命令所在的代码块内有效。下面代码在代码块之中,分别用let和var声明了两个变量。然后在代码块之外调用这两个变量,结果let声明的变量报错,var声明的变量返回了正确的值。这表明,let声明的变量只在它所在的代码块有效。

for循环的计数器,就很合适使用let命令,计数器i只在for循环体内有效,在循环体外引用就会报错:

下面的代码如果使用var,最后输出的是10。因为变量i是var命令声明的,在全局范围内都有效,每一次循环,变量i的值都会发生改变,而循环内被赋给数组a的函数内部的console.log(i),里面的i指向的就是全局的i。也就是说,所有数组a的成员里面的i,指向的都是同一个i,导致运行时输出的是最后一轮的i的值,也就是10。

如鯠臫果使頭筿用let,声明的变量仅在块级作用域内有效,最后输出的是6。因为变量i是let声明的,当前的i只在本轮循环有效,所以每一次循环的i其实都是一个新的变量,所以最后输出的是6。由于JavaScript引擎内部会记住上一轮循环的值,初始化本轮的变量i时,就在上一轮循环的基础上进行计算:

let不允许在相同作用域内,重复声明同一个变量,不能在函数内部相同模块范围重新声明参数。

另外,for循环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设置循环变量的那部分是一个单独的父作用域,而循环体内部是子作用域:

var命令会发生“变量提升”现象,即变量可以在声明之前使用,值为undefined。为了纠正这种现象,let命令改变了语法行为,它所声明的变量一定要在声明后使用,否则报错。这在语法上,称为“暂时性死区”(temporal dead zone,简称TDZ)。

let实际上为JavaScript新增了块级作用域,在{}被包围的范围外,不受内层的let变量影响(但会受var的“变量提升”影响):

2. const命令

const声明一个只读的常量。一旦声明,常量的值就不能改变,且声明时必须立即初始化,不能留到以后赋值。const的作用域与let命令相同:只在声明所在的块级作用域内有效。

const实际上保证的,并不是变量的值不得改动,而是变量指向的那个内存地址不得改动。对于简单类型的数据(数值、字符串、布尔值),值就保存在变量指向的那个内存地址,因此等同于常量。但对于复合类型的数据(主要是对象和数组),变量指向的内存地址,保存的只是一个指针,const只能保证这个指针是固定的,至于它指向的数据结构是不是可变的,就完全不能控制了。因此,将一个对象声明为常量必须非常小心。

如果真的想将对象或对象属性冻结,应该使用Object.freeze方法。

3.Class命令

ES6 提供了更接近传统语言的写法,引入了Class(类)这个概念(类的数据类型就是函数,类本身就指向构造函数),作为对象的模板。通过class关键字,可以定义类。class可以看作只是一个语法糖,它的绝大部分功能,ES5都可以做到,新的class写法只是让对象原型的写法更加清晰、更像面向对象编程的语法而已:

构造函数的prototype属性,在ES6的类上面继续存在。事实上,类的所有方法都定义在类的prototype属性上面。但类的内部所有定义的方法,都是不可枚举的(non-enumerable):

类的属性名,可以采用表达式:

与函数一样,类也可以使用表达式的形式定义。下面代码使用表达式定义了一个类。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类的名字是MyClass而不是Me,Me只在 Class 的内部代码可用,指代当前类:

类相当于实例的原型,所有在类中定义的方法,都会被实例继承。如果在一个方法前,加上static关键字,就表示该方法不会被实例继承,而是直接通过类来调用,这就称为“静态方法”。

如果静态方法包含this关键字,这个this指的是类,而不是实例。静态方法可以与非静态方法重名,父类的静态方法,可以被子类继承:

4.import命令

import虽然属于声明命令,但它是和export命令配合使用的。export命令用于规定模块的对外接口,import命令用于输入其他模块提供的功能。

一个模块就是一个独立的文件。该文件内部的所有变量,外部无法获取。如果外部能够读取模块内部的某个变量、函数或类,就必须使用export关键字输出。export输出的变量就是本来的名字,但是可以使用as关键字重命名:

export语句输出的接口,与其对应的值是动态绑定关系,即通过该接口,可以取到模块内部实时的值。这一点与CommonJS规范完全不同,CommonJS模块输出的是值的缓存。export命令可以出现在模块的任何位置,只要处于模块顶层就可以。如果处于块级作用域内,就会报错:

使用export命令定义了模块的对外接口以后,其他JS文件就可以通过import命令加载这个模块,变量名必需与被导入模块(profile.js)对外接口的名称相同。import命令可以使用as关键字,将输入的变量重命名。除了指定加载某个输出值,还可以使用整体加载,即用*指定一个对象,所有输出值都加载在这个对象上面。

import命令输入的变量都是只读的,因为它的本质是输入接口。也就是说,不允许在加载模块的脚本里面,改写接口。但是,如果是一个对象,改写对象的属性是允许的。并且由于import是静态执行,所以不能使用表达式和变量,这些只有在运行时才能得到结果的语法结构。

注意,import命令具有提升效果,会提升到整个模块的头部,首先执行。import可以不导入模块中的任何内容,只运行模块中的全局代码。如果多次执行同一模块的import语句,那么只会执行一次其全局代码,但变量均会正常引入(相当于合并处理)。

除了用大括号引入变量,import还可以直接自定义引入默认变量:

解构赋值

ES6允许按照一定模式,从数组和对象中提取值,对变量进行赋值,这被称为解构(Destructuring)。本质上,这种写法属于“模式匹配”,只要等号两边的模式相同,左边的变量就会被赋予对应的值。

解构赋值允许指定默认值,只有当一个数组成员严格等于undefined,默认值才会生效:

解构不仅可以用于数组,还可以用于对象。对象的解构与数组有一个重要的不同。数组的元素是按次序排列的,变量的取值由它的位置决定;而对象的属性没有次序,变量必须与属性同名,才能取到正确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