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降噪新体验 WI-1000X 30天小测

虽然年前的那一波新年愿望清单里就列有Sony WI-1000X,但因为家乡小县城新年期间没有快递等各种原因,最终是年后返回公司才完成了这次信仰充值。经过了小一个月天天上下班通勤及两次长距离出差的使用之后,我想现在是时候分享一些实际的使用体验了。

外观

外观部分个人感官色彩比较强烈,欢迎大家选择性食用。Sony的产品嘛,外观总不会太差的,整体弧线过渡自然。主体结构分为三段,中间头梁部分(或许现在应该叫颈梁)外侧为贯穿整机的金属层,内侧靠皮肤部分为类皮质材料。

两侧延伸出耳机线的部分内外都是质地较硬的橡胶材质,外侧棱角线条明显,内侧接触皮肤部分为圆滑过渡。戴上之后的左手侧内部集成了电源键、音量加减键及播放、暂停键,按钮稍微突出一些,正常使用时完全可以凭手感进行分辨,按键手感一般,虽然键程较短,但反馈还比较清晰。其中电源键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短按,会播报现在的剩余电量,有高、中、低三档,不必每次都要打开APP才能查询电量。

而右侧只有单独一个降噪按键,短按的话可以在降噪/环境声/关闭降噪三种状态间切换,而长按则会开启大气压校准优化。值得一提的是,每次重新开机之后,耳机默认都是使用的降噪模式,不用非按一下才能确定自己到底是降噪模式还是环境声模式。

不得不吐槽的一点是,小编买的香槟金色,因为橡胶的质感问题,真实颜色更接近土色,并不是很好看,建议大家如果想要购买,还是直接考虑黑色的版本吧。

操作

操作方面,耳机本体上的主要操作在上一节外观部分已经讲过了,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Sony的“Headphones”APP进行更多操作。其中功能较多,但老实说,小编这样的懒人,除了开启DSEE HX而外,基本从来不使用APP操作,都是直接用耳机上的按键进行控制。

APP中还有一个自适应声音控制选项,理论上会自动判断你现在的状态来决定是否开启环境声,乍一看感觉非常的智能,但实际使用的时候发现作用并不大,而且直接在耳机上切换状态也很简单,小编认为没有必要开启。

便携性

换上WI-1000X之后,第一感受是确实便利了很多,这既来源于耳机本身的轻便,也有摆脱线材束缚之后的畅快感。轻便方面,相比于小编之前使用的Sony 1ADAC 不含连接线都高达300g的质量,主机本体才61g的WI-1000X可以说是轻若无物了。而且1ADAC这样包耳的设计,冬天还好,可以安慰自己这是一个避寒的耳朵帽,夏天的话,面对热情的太阳,什么都别说了,我选择新宠WI-1000X。

线材的束缚就更不用说,在地铁上耳机线缠住周围人的书包是我再也不想体会的场景,更何况现在的手机都在iPhone的带领下抛弃了传统耳机接口,Type-C转3.5mm的转接线本身素质良莠不齐不说,还显得十分的麻烦,趁着这个机会拥抱一下音质已经可以接受的蓝牙耳机,我想不会是一个太坏的选择。

续航

按照小编每日上下班地铁通勤,一日两次,每次时间45分钟左右,再加上偶尔空闲时间也会使用的频率来说,WI-1000X的续航支撑一周不充电基本没有问题,当然,如果周末出去闲逛全程带着,那可能就会遇到需要提前充电的情况,续航达到标称的10小时左右,问题不大。

充电口是现在看来已经有点过时的micro USB接口,还好虽然不支持正反双面盲插,但micro USB的线材保有量还是比较大的,日常不会有找不到充电线的情况。没有快充功能,充电速度一般,但耳机本身电池不大,所以充电时间倒不是特别长。这里比较不爽的是,一旦耳机提示低电量需要充电,在话音还没落地的时候就会自动关机,真是让人措手不及,如果能添加一个低电量提示音,提前提醒充电,想来会舒服很多。

音质

音质方面因为本身小编的听音诉求一般,所以过于玄学的部分,也就不多谈了,以手边的耳机作为对比说明。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1ADAC,就像名称型号表明的一样,内部自带DAC数字放大器,所以拥有两种使用形态:

第一种是直接用3.5mm接口连接,这时它就是一个普通耳机,调音和Sony 1A比较类似,虽然有些微差距,但音质基本属于同一水平;

第二种则是利用USB接口连接,前端只负责传输数字信号,解析完全靠耳机内置DAC解析,换句话说,也就是无论任何前端,只要支持USB输出,都能让1ADAC发挥出自身应有的实力。而在这个状态下,无论是音质还是听感,普遍是优于使用3.5mm耳机线连接的,特别是在低音方面,质和量都有不小提升,氛围感得到一定加强。

而WI-1000X不听无损的话,Apt-X基本够用,音质比使用3.5 mm耳机线连接的1ADAC稍差但有限,声场这些小编不擅长,也就不强行尬聊了。而音质更好的LDAC传输,小编手边的手机都暂时还不支持,无法得出有效结论。(小米6升级Android 8.0之后开发者选项中有LDAC选项,但选择之后会自动变为Apt-X,无法实际启用)

简单总结,仅从听感来说,WI-1000X调音低频相对少一些,但不会有明显不足的感觉,建议日常开启DSEE HX,听流行音乐不错,说唱摇滚之类的也不错,但是氛围感稍弱一些,至于古典大编制之类,超过小编半木耳的能力范围了,无法解读。

降噪

买WI-1000X完全就是冲着它的降噪功能来的,实际体验之后,也完全没有让我失望,达到了我心中的预期,与之前蹭听的QC 30降噪能力在伯仲之间。

我主要使用WI-1000X的场景集中在地铁和飞机之上,这两个场景共同的特点就是其最主要的背景音是相对规律的,所以降噪效果非常明显,至于声音更为杂乱的环境,降噪效果虽然也很优秀,但就不会有如此惊艳了。同时还需要说一句,使用和自己耳道更贴合的耳塞套,可以有效的增强降噪效果,Sony一贯送的耳机套比较多,除了自带的一对之外,还赠有3对硅胶套和3对海绵套,正常大小的耳洞,基本都是能够找到对应的大小。

降噪耳机原理并不难理解,就是耳机发出一个与噪声时间相差半个周期从而震动方向完全相反的波,借以抵消噪音波本身,但因为复杂的环境,它是很难做到完全消除的。降噪耳机更多情况是把噪音降到一个相对好接受的程度,比如小编,对它的期望就是能让我在地铁上用一个舒服的音量听我自己喜欢的歌,而不用强行加到很大的声音,那样一方面是对耳朵伤害太大,另一方面则是容易破坏歌曲本身的感觉。

总结

以上只是WI-1000X的部分方面,小编更多是分享自己的使用体验,作为大家购买时候的一个参考,至于侧边为收纳耳机线开槽等问题,其重要性可能并没有达到影响是否购买的程度,所以为了精简文章,也就没有过多讨论。

如果你是为了降噪功能而购买WI-1000X的话,会一个不错的选择,无论是通勤或是出差,在交通过程中都能给你创造出更为舒适的声音环境。其出色的便携性和不错的续航也满足了长时间使用的要求,配合简单熟悉之后就能直接盲操的按钮,使用体验比较令人满意。总的来说,这一波信仰充值,我觉得不亏。

相关文章

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将这些生活琐事来交给智能化产品,在众多...
“昨天的经历都将成为明天的力量。” 将绝大部分精力都奉献给...
最近,全球知名的通信产业盛会MWC 2024(2024世界移动通信大...
今年上半年有很多值得关注的机型,其中华为最新的影像旗舰华...
目前,2024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正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值...
就在去年,真我推出了11 Pro+,用一个2亿像素传感器和zoom变...